產(chǎn)品名稱 |
茶花樹 |
面向地區(qū) |
全國 |
因其植株形姿優(yōu)美,葉為濃綠綠而光澤,花形艷麗繽紛,而受到世界園藝界的珍視。茶花的品種極多,是中國傳統(tǒng)的觀賞花卉,“名花”中排名第八,亦是世界名貴花木之一。原產(chǎn)于中國東部,在長江流域、珠江流域和云南各地,朝鮮、日本、臺灣和印度等地普遍種植。
靠接:選擇適當(dāng)?shù)钠贩N如茶盅茶或油茶作砧木,靠接名貴的茶花??拷拥臅r間一般在清明節(jié)至中秋節(jié)之間。先把砧木栽在花盆里,用刀子在所要結(jié)合的部位分別削去一半左右,切口要平滑,然后使雙方的切面緊密貼合,用塑料薄膜包扎,每天給砧木淋水兩次,60天后即可愈合。到時可剪下栽植,并置于樹陰下,避免陽光直射。翌年2月,用刀削去砧木的尾部,再行定植。
葉插:葉插法茶花繁殖一般采用枝條扦插繁殖,但有些名貴品種由于受枝條來源的限制,或考慮到取材后會影響其樹形,所以也采用葉插法。以山泥作扦插基質(zhì),可拌入1/3的河沙,以利通氣排水,基質(zhì)盛在瓦盆中,然后進行盆插。葉插好在雨季進行,取一年生葉片作葉插材料,太老不易生根,過嫩容易腐爛。插入土中約2厘米,插后壓緊土壤,澆足水,然后放在陰涼通風(fēng)的地方。一般3個月可以發(fā)根,第二年春可以發(fā)芽抽枝。
山茶對肥水要求較高,中性和堿性壤土均不利其生長。北方尤其要注意將堿性水經(jīng)過酸化處理后才,可澆花,具體辦法是將自來水貯放2天,使水中的氯氣揮發(fā)掉,再加入適量硫酸亞鐵(占水0.5%左右)。澆水量不可過大,否則易爛根。盆土也不能干,否則易使根因失水而萎縮,以保持盆土和周圍環(huán)境濕潤為宜。花期勿噴水。一般冬季室內(nèi)較干燥,應(yīng)經(jīng)常向山茶葉面噴水,以形成一個濕潤的小氣候。但陰雨天忌噴水。澆水時不要把水噴在花朵上,否則會引起花朵霉?fàn)€,縮短花期?;ㄖx后及時摘去殘花。冬季澆水要視室內(nèi)溫度而定,一般3天左右一次,保持盆土濕潤,忌積水或澆半截水。用自來水應(yīng)先在水桶中存放一兩天,讓氯氣揮發(fā)掉。水中好放百分之一的硫酸亞鐵,以利于改善水質(zhì)。
山茶喜肥。一般在上盆或換盆時在盆底施足基肥,秋冬季因花芽發(fā)育快,應(yīng)每周澆一次腐熟的淡液肥,并追施1次至2次磷鉀肥,氮肥過多易使花蕾焦枯,開花后可少施或不施肥。施肥以稀薄礬肥水為好,忌施濃肥。一般春季萌芽后,每17天施1次薄肥水,夏季施磷、鉀肥,初秋可停肥1個月左右,花前再施礬肥水,開花時再施磷、鉀肥,使花大色艷,花期長。
土壤是盆栽山茶花的生長基礎(chǔ),因為茶花根系依賴土壤生長、發(fā)育,茶花生命活動所需要的水分和養(yǎng)分主要從土壤中吸取。茶花喜歡偏酸性、含腐殖質(zhì)較高、疏松通氣的山地紅(黃)壤土,pH值在5至6.5之間,不能采用堿性土或黏性重的土壤作盆栽茶花基質(zhì)。土壤配制:山泥土(種作物的熟化紅壤土)50%,木屑或食用菌渣40%,餅肥粉或牲畜糞和磷肥粉10%,三者拌勻,澆水適量裝袋熟化,夏秋20天以上,春冬30天以上,這種土壤不僅疏松通氣,還能保肥保水,適合茶花生長發(fā)育。
———— 認證資質(zhì) ————
最近來訪記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