杭州白皮松種植技術
白皮松一般多用播種繁殖,育苗地應選擇排水良好,地勢平坦、土層深厚的沙壤土為好。早春解凍后立即播種,可減少松苗立枯病。
移植以初冬休眠時和早春開凍時佳,用大苗時帶土球移植,栽植胸徑12厘米以下的大苗,需挖一個高120厘米、直徑150厘米的土球,用草繩纏繞固土,搬運過程中要防止土球破碎,種植后要立樁縛扎固定。
白皮松幼苗生長緩慢,宜密植,如需繼續(xù)培育大規(guī)格大苗,則在定植前還要經(jīng)過2至3次移栽。兩年生苗可在早春頂芽尚未萌動前帶土移栽,株行距20至60厘米,不傷頂芽,栽后連澆兩次水,6至7天后再澆水。
危害特征:松大蚜成蟲為黑色,蟲卵從深綠色變?yōu)楹谏?,卵在松針上過冬。弱蚜在4月初孵化,為害松針基部。松大岈危害為嚴重的時期在4月中旬-5月中旬。
喬木,高達30米,胸徑可達3米;有明顯的主干,或從樹干近基部分成數(shù)干;枝較細長,斜展,形成寬塔形至傘形樹冠;幼樹樹皮光滑,灰綠色,長大后樹皮成不規(guī)則的薄塊片脫落,露出淡黃綠色的新皮,老則樹皮呈淡褐灰色或灰白色,裂成不規(guī)則的鱗狀塊片脫落,脫落后近光滑,露出粉白色的內皮,白褐相間成斑鱗狀;一年生枝灰綠色,無毛。
球果通常單生,初直立,后下垂,成熟前淡綠色,熟時淡黃褐色,卵圓形或圓錐狀卵圓形,長5-7厘米,徑4-6厘米,有短?;驇谉o梗;種鱗矩圓狀寬楔形,先端厚,鱗盾近菱形,有橫脊,鱗臍生于鱗盾的中央,明顯,三角狀,有刺,刺之尖頭向下反曲,稀尖頭不明顯;種子灰褐色,近倒卵圓形,長約1厘米,徑5-6毫米,種翅短,赤褐色,有關節(jié)易脫落,長約5毫米。
查看全部介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