規(guī)格8cm
刺槐是常見的一種槐樹,別稱洋槐、刺兒槐、德國槐等,在生物學分類上屬于植物界、被子植物門、雙子葉植物綱、薔薇目、豆科、刺槐屬落葉喬木,原產(chǎn)于美國,具有的觀賞價值,常栽培作庭蔭樹、行道樹、綠化樹,在黃河流域、淮河流域等地也是重要的蜜源植物。

形態(tài)特征
刺槐是落葉喬木,高10~25米;樹皮灰褐色至黑褐色,小枝灰褐色;羽狀復葉,小葉2~12對,常對生,橢圓形、長橢圓形或卵形,先端圓,基部圓至闊楔形,全緣;總狀花序花序腋生,花多數(shù),花萼斜鐘狀,花冠白色,旗瓣近圓形,翼瓣斜倒卵形;莢果線狀長圓形,褐色或具紅褐色斑紋;種子近腎形,褐色至黑褐色;花期4~6月,果期8~9月。

栽培技術
1、定植:刺槐定植時間因各地氣候不同而不同,例如長江以南的地區(qū)可在秋末冬初定植,長江以北的地區(qū)則建議在春分后定植,原因是刺槐苗不耐低溫,溫度過低容易凍傷根系。
2、澆水:刺槐定植后要澆足定根水,定植后每隔5~7天澆一次水,樹苗成活后逐漸減少澆水量,從第二年起每年澆2次水,次在早春土壤化凍后,第二次在天氣干旱的時候。
3、施肥:刺槐是一種喜肥又耐肥的樹種,每年2月每株施氮磷鉀復合肥2~5千克、腐熟的人糞尿5~10千克,7月每株施尿素0.5千克,9~10月再根據(jù)樹勢每株施農(nóng)家肥5~10千克。
4、修剪:刺槐要根據(jù)實際情況靈活修剪,一般定干高度3~4米,萌芽后任其生長,初冬在主干上選擇3~5個分布均勻、長勢旺盛的枝條做主枝,其余分枝點以下的側枝全部疏除。
5、防寒:刺槐有的耐寒性,但冬季氣溫偏低的地區(qū)也要保溫防寒,可用草繩將刺槐的樹干包裹起來,也可將樹干用加鹽的石硫合劑涂白,樹干涂白后的刺槐樹一般不會受凍。

刺槐原產(chǎn)美國東部的阿巴拉契亞山脈和奧贊克山脈,17世紀后傳入歐洲各國,溫帶地區(qū)的亞洲、歐洲、北美洲都有廣泛栽培。1877~1878年引入中國,20世紀初,又從歐洲(德國)大量引種?,F(xiàn)分布于北緯23°~46°,東經(jīng)86°~124°的廣大地區(qū)。江蘇和安徽北部、膠東半島、遼東半島、華北平原、黃河故道、關中平原、陜西北部、甘肅東部等地都有大量栽種,這些地方也是刺槐蜜源的基地。刺槐喜光,耐干旱瘠薄,適應性強,在年降雨量500~900毫米,土壤濕潤、肥沃的地方都能很好生長。北京刺槐開花期為5月上旬;江蘇北部和安徽北部為5月上中旬;膠東半島5月中旬至5月下旬;鄭州4月下旬至5月上旬;石家莊5月上旬;遼東半島5月下旬至6月上旬初;陜西關中平原5月上旬,寶雞4月下旬至5月上旬;陜西延安5月中旬至5月下旬;甘肅南部4月下旬至5月上旬,天水北部5月中旬至5月下旬;秦嶺為5月下旬至6月初。

刺槐開花期同一地區(qū)常相差一周左右。土壤濕潤、氣溫高、風力小泌蜜豐富;陰雨、低溫、大風則泌蜜少或不泌蜜。7級以上大風則蜂蜜失收,遇5~6級大風,產(chǎn)蜜量也大為減少。如遇干熱風,能使花朵枯焦,花期縮短。高溫天氣泌蜜多,適宜氣溫為27℃。每群蜂產(chǎn)蜜30千克左右,多者可達50千克以上。氣溫超過25℃,大氣濕度達80%以上,土壤含水量高時,一群蜜蜂日進蜜量可達5千克以上。同一地方刺槐開花泌蜜期僅10天左右,不同地方開花期不同,一年中可連續(xù)多次轉(zhuǎn)地利用刺槐蜜源場地。因此,同一地方若栽種若干品種,各個品種花期交錯,可延長總的開花期,提高蜂群單產(chǎn)。也可選育和推廣泌蜜量大的品種,以提高產(chǎn)量。同一地區(qū)往往城市、村莊、陽坡等氣溫高處先開花泌蜜,而在山外、郊野、陰坡、林內(nèi)氣溫較低處后開花泌蜜。因而,地形環(huán)境復雜的蜂場,花期往往延長,單群產(chǎn)蜜量高。海拔高度不同也能延長花期,提高產(chǎn)蜜量。生長旺盛的刺槐,開花較晚,但泌蜜量大。一般栽種6~7年后才能大量開花泌蜜。

刺槐的生態(tài)習性
刺槐為強陽性樹,不耐陰,甚至幼苗也不耐陰,在年平均氣溫8-14℃、年降雨量500-900毫米地區(qū),生長良好,樹干通直;但南方濕熱氣候下生長不良,樹干低矮彎曲。
刺槐耐瘠薄,因根具有根瘤菌,能增加土中氮素;耐干旱,不耐澇,積水或地下本位過高的地方常引起爛根、枯梢以致死亡。在石灰性土壤上生長較好,酸性土、中性土及輕鹽堿土上均能生長。

刺槐的栽培管理
刺槐用播種、扦插、插根、分案和嫁接等方法繁殖,但以播種為主。移植在秋季落葉后至春季芽萌動前進行,不需帶土球,棵根沾泥漿移植。因根系淺,平時管理中注意樹冠修剪,以減輕壓力,并立支柱,增強抗風能力。
刺槐萌芽力和根菇性都很強,受損傷后易萌發(fā)。保持水土能力很強,壽命較短。淺根性,側根發(fā)達,但多分布在20-30厘米的表土層中,在水溫和風口處易被吹倒和折斷。

落葉闊葉喬木,高達30米,胸徑可達110厘米。樹皮灰褐色至黑褐色,縱裂。小枝光滑,有托葉刺。奇數(shù)羽狀復葉,互生,小葉窄橢圓形或卵形,質(zhì)地薄,兩面光滑無毛。蝶形花,總狀花序長10~20厘米,花冠白色,具清香氣,雄蕊10枚。莢果長4~10厘米,扁平。種子扁腎形,黑色或褐色,常帶較淡色的斑紋。
刺槐系喜光樹種,不耐蔽蔭。喜溫暖濕潤氣候,不耐寒冷。

刺槐木材屬硬雜木,材質(zhì)重而堅硬。木材超負荷時的破壞面呈纖維狀犬牙交錯,破壞過程時間較長。當所受負荷達到抗壓極限強度的70%以上時,就產(chǎn)生咯吱咯吱的警戒響聲;壓力繼續(xù)增加,咯吱聲可以傳到幾米以外。這種優(yōu)良特性適宜于礦柱用材。木材堅韌,很適用于橋梁構件、機械部件、車輪、工具把柄、車軸、運動器材等,木材耐磨性能強,適于作地板、滑雪板、木橇、農(nóng)具零件、枕木等。耐腐朽力強,適于水工、土工、造船、海帶養(yǎng)殖等用材。枝椏、樹根易燃,火力旺,發(fā)熱量大,著火時間長,是薪炭材。葉可作飼料和漚制綠肥;花是蜜源,于市場上的槐花蜜,具有香味適度,結晶慢的特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