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鍵詞 |
柑橘脂點黃斑病 |
面向地區(qū) |
全國 |
產地 |
其它 |
用途 |
其它 |
有效成分含量 |
34% |
有效期(月) |
6 |
劑型 |
微粒劑 |
類別 |
有機農藥 |
柑橘脂點黃斑病發(fā)病癥狀以及治療辦法
柑橘脂點黃斑型:葉背先出現(xiàn)針頭大小的褪色小點,對光透視呈半透明狀,后擴展成黃色斑塊,葉背病斑上出現(xiàn)疤疹狀淡黃色突起小粒點,隨病斑擴展和老化,小粒點顏色加深,變成暗褐色至黑褐色的脂斑。與脂斑對應的葉片正面上,形成不規(guī)則的黃色斑塊,邊緣不明顯,中部有淡褐色至黑褐色的疤疹狀小粒點。
柑橘脂點黃斑病治療:
防治措施:
(1)及時關注天氣預報,在雨前、臺風過后及時用藥,暴風雨會造成葉片、枝條脫落或折斷產生傷口,再加上空氣濕度大易于病菌繁殖,一定要及時噴霧靚果安150-300倍+地力旺500-600倍,上病時可復配大蒜油1000-1500倍,中草藥制劑傳導性好,可直接被樹體吸收利用,其中的高能量物質及功能性物質,可迅速傳導至生長點(梢、花、果、根尖)及脅迫點(傷口、病菌侵染點、蟲咬點)進行殺菌、修復傷口、營養(yǎng)葉片(提高葉片葉綠素含量、健壯表皮細胞)、刺激作物產生特殊功能性的內源激素,增強作物的抗病抗逆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