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角楓苗期主要病害是猝倒病、褐斑病,多發(fā)生于6至8月的雨季。為了防治病害,可在幼苗全部出土后7至10天,噴灑0.1%的或采用五氯硝基苯混合劑,即五氯硝基苯三份、多菌靈與各一份,混合可殺死或抑制土壤中的多種病原菌。幼苗發(fā)病后來勢快,立即采取措施,噴布1:2:200倍波爾多液或五氯硝基苯混合劑。
五角楓苗期為促進苗木的加粗生長和加長生長,應在7至8月份進行追肥。追肥以性肥料為主,如腐熟的人糞尿、尿素、硫酸銨、過、等。
五角楓苗期管理
出土前的管理,適宜的水分是種子發(fā)芽具備的條件。播種前灌足了底水,出苗前可不進行灌溉,但苗圃地易生雜草,奪取土壤養(yǎng)分、水分,需進行松土除草。松土除草一般在雨后進行,行內(nèi)松土要淺于覆土厚度,行間可適當深些。
五角楓播種
將種子、沙子混合均勻,厚度為25至35厘米,上鋪20厘米左右的濕沙,其上用濕潤的蒲包片或草簾蓋好。經(jīng)常翻倒和補充水分,播周將種子移至溫暖向陽處增溫處理(18℃至25℃)催芽。一般情況下,種子在10℃左右發(fā)芽力微弱,隨著溫度增高發(fā)芽力逐漸增強,在20℃至25℃時,發(fā)芽快而整齊,超過35℃時發(fā)芽受到抑制。待種子有1/3露白時即可播種。
五角楓育苗地準備
五角楓育苗地實行秋深翻,春淺耕。秋耕的深度為25至30厘米,春耕的深度為15至20厘米。耕地時應施足基肥,一般每畝施充分腐熟的有機肥(如圈肥、土肥、堆肥)3000至5000千克,性氮肥10至15千克,過20千克。同時用2%至3%的硫酸亞鐵水溶液4千克/平方米或5%至6%的1.5至2千克/畝,進行土壤消毒。
五角楓的特征
1、生物學特性
五角楓是一種樹形高大的喬木,可高達20米,屬于濕帶樹種,在東北、華北、西南、華中、華東、西北均有分布,基本拔1000米以下的地方均能很好生長。五角楓具有喜溫、喜光、耐寒抗旱、耐貧瘠的特性,適應性較強,而且生長也較快。對于土壤的要求不是很高,多數(shù)土壤條件下都能生長,像一些酸性、石灰性土壤也能生存。土層深厚,土壤肥力強,土質(zhì)疏松、水分充足的土質(zhì)條件則更利于五角楓的生長。
2、抗火性能
五角楓的一個特點是具有一定的抗火性,因為其樹體內(nèi)的水分含量較大,而且含油量較小,通常條件下,活體樹體很難被點燃和燃燒,所以在營林生產(chǎn)中常常用五角楓來做防火樹種。另外一個特點是其枯枝落葉有很強的分解性,在短期內(nèi)會被分解,迅速減少林中的存量,起到阻燃的作用,所以在很多易燃樹種較多的地區(qū),五角楓是一種理想的阻隔林火蔓延防火樹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