無色透明斜方晶系片狀晶體,易溶于水和氨水,
硝酸銀
溶于乙醚和甘油,微溶于無水乙醇,幾乎不溶于濃硝酸。其水溶液呈弱酸性。硝酸銀溶液由于含有大量銀離子,故氧化性較強,并有一定腐蝕性,醫(yī)學上用于腐蝕增生的肉芽組織,稀溶液用于眼部感染的殺菌劑。熔化后為淺黃色液體,固化后仍為白色。
氧化還原反應
(1)置換反應
硝酸銀是一個中強氧化劑,它可被許多中強或強還原劑還原成單質(zhì)銀。例如,肼N2H4和亞磷酸等都可以將AgNO3還原成金屬銀:
N2H4+4AgNO3─→4Ag+N2+4HNO3
H3PO3+2AgNO3+H2O─→2Ag+H3PO4+2HNO3
2AgNO3+Cu=Cu(NO3)2+2Ag(比銀活動性強的金屬可以置換硝酸銀溶液中的銀離子)
(2)分解反應
2AgNO3=△=2Ag+2NO2↑+O2↑
(3)其他氧化還原反應
4AgNO3+2H2O=4HNO3+4Ag↓+O2↑(原電池反應)
儲存于陰涼、通風的庫房;實驗室應儲存于棕色玻璃瓶里。遠離火種、熱源。避免光照。庫溫不超過30℃,相對濕度不超過80%。包裝密封,切勿受潮。應與易(可)燃物、還原劑、堿類、醇類、食用化學品分開存放,切忌混儲。儲區(qū)應備有合適的材料收容泄漏物
工業(yè)上用Ag溶于中等濃度(約65%)的硝酸中,所得的硝酸銀溶液,經(jīng)減壓蒸發(fā)至出現(xiàn)晶膜,冷卻,便得AgNO3無色透明斜方晶體。
3Ag + 4HNO3(稀) ==3AgNO3 + NO ↑+ 2H2O
化學反應
若遇到氯離子,溴離子,碘離子等會發(fā)生反應生成不溶于水,不溶于硝酸的氯化銀(白色沉淀),溴化銀(淡黃色沉淀),碘化銀(黃色沉淀)等。因此常被用于檢驗氯離子的存在;
Ag【陽離子】(aq) + Cl【陰離子】(aq) → AgCl(s)
氯化銀受光照射生成灰色溶液。 氯化銀可與氨水反應再度溶解,生成無色的二氨銀(I)溶液:
AgCl +2NH3 → Ag(NH3)2 【陽離子】+ Cl 【陰離子】
由于反應中有刺激性氣體(NO、NO2、SO2等)產(chǎn)生。所以反應要在通風櫥中或通風良好的環(huán)境中進行。
銀礦全濕法制取硝酸銀
銀礦全濕法制取海綿銀和硝酸銀。本技術(shù)是一種以銀礦為原料濕法提銀(海綿銀)并進而制取硝酸銀,同時以化工產(chǎn)品形式回收伴生金屬的化學冶金方法。本法以稀硝酸為浸出劑從礦石中浸出銀,經(jīng)過沉淀脫雜,絡合分離、還原凈化,制得樹枝狀單質(zhì)海綿銀。從化學海綿銀出發(fā),硝化制取硝酸銀,反應活性好,硝化原料少,合成時間短,金屬收率高。伴生金屬以化工產(chǎn)品形式回收,廢氣、廢水以化肥形式回收,基本無三廢污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