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枝槐生長速度比國槐快,在嫁接部位易形成“頭大腳小”的現(xiàn)象。以多年生大苗作砧木,采取高位枝接法,成形快、出圃時間短。但多個接穗拼湊在同一個截面,枝條開張角度小,易造成掐脖現(xiàn)象,并且結(jié)合部位不牢固,易受風害。
金枝槐樹莖、枝一年生為淡綠,入冬后漸轉(zhuǎn),二年生的樹莖、枝為金,樹皮光滑;葉互生,6~16片組成羽狀復葉,葉橢圓形,長2.5~5厘米,光滑,淡黃綠色。樹干墻直,樹形自然開張,樹態(tài)蒼勁挺拔,樹繁葉茂;主側(cè)根系發(fā)達。生長快,當年嫁接苗可長1.5~2米高,第二年2.5~3.5米;性耐寒,能抵抗-30℃的低溫;抗干旱性強,耐瘠薄。
黃金槐是國槐的變種之一,在我國分布廣泛。是園林中主要的彩色的喬木,尤其是北方喜歡使用,常用在公園、小區(qū)、道路燈地,采用嫁接繁殖,砧木為國槐,生長速度快,綠化效果好,主要產(chǎn)地如江蘇長景園林,安徽,山東,河南,河北,北京等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