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成化斗彩瓷器從景德鎮(zhèn)龍珠閣御廠地層出土的遺存器物考察來看,成窯斗彩分為早、中、晚三個時期,以晚期成就高。而從遺址斷層出土堆積物可知,其高質(zhì)精美之器,即被歷朝所稱贊的成窯佳器,主要是指成化十七年至二十三年之間燒制的斗彩和青花瓷。這一時期的成窯斗彩,創(chuàng)造了極其輝煌的成就。成化斗彩瓷明顯的工藝特征是繼承和發(fā)揚(yáng)了宣德時期五彩瓷的工藝,只是成化斗彩在宣德五彩的基礎(chǔ)上更加善于運(yùn)用青花的配比和釉下青花的勾勒,再施以更加豐富多彩的彩料,以紋飾新穎,色彩淡雅艷麗而名重于世。由于斗彩瓷歷來是古代宮廷珍玩,十分名貴,所以歷來被收藏界視為珍品,尤其明代成化斗彩。據(jù)史料記載,明代萬歷時,一雙成化斗彩酒杯已價值百金,特別是斗彩雞缸杯,清朱琰《陶說》載;“成窯以五彩為,酒杯以雞缸為,神宗時尚食御前,成杯一雙,價值十貫”。在明代當(dāng)時已貴重,可見成化斗彩歷來被世人所追捧。
辨工藝成化器物砂底呈褐黃色,俗稱“米糊底”、用手扶之猶如和田白玉之手感。
米糊底成因:胎骨清洗不夠純、返出來的鐵斑。
成化瓷器修胎規(guī)整,琢器類器物(瓶罐類立件器物稱為琢器),由于當(dāng)時是分段拉坯成型,腹部可見接胎痕,由于成化時期工藝非常好,瓶、罐、壺等琢器,接胎痕不明顯;盤子多有塌底現(xiàn)象,碗、盤類底足較直而且較高。官窯青花瓷器分底施釉和砂底兩種。以帶釉居多,器物底部釉色和器身釉色一致,砂底呈褐黃色,俗稱“米糊底”,上手撫之,溫潤細(xì)滑,無粗糙感,為成化官窯器所特有風(fēng)格。器物底足墻較窄,足脊較圓;足跡露胎處可見黃溢;器物里釉、底釉平滑細(xì)膩;足外墻大多圍以兩或三道弦紋,一道靠上,兩道靠近足底部邊緣,靠近足根那條圈線較深。
看彩既叫彩瓷,看彩當(dāng)是一個重要看點(diǎn)。于此,行家都有介評,紅彩有無光的鮮紅和有光的油紅。幾乎都不透明。綠彩有偏青的深綠和偏黃的草綠,還有淡雅的淺綠。都透明,但程度不同。黃彩主要有透明的杏黃和蜜臘黃,還有不透明的姜黃。高倍放大鏡觀察,透明的黃彩中懸浮著黑色小顆粒。
近幾年藏品成化斗彩雞缸杯拍賣真實(shí)成交記錄:
藏品名稱:明成化青花暗刻海水綠彩龍紋盤
估價:咨詢價 ---成交價:RMB1430.00萬---成交日期:2017年6月24日
藏品名稱:明弘治黃地青花花果紋盤
估價150.00到180.00萬---成交價:RMB198.00萬---成交日期:2016年12月18日
藏品名稱:清乾隆鬪彩團(tuán)蓮紋高足杯
估價1000.00到1500.00萬---成交價:HKD1186.00萬---成交日期:2018年10月5日
藏品名稱:明成化斗彩大盤
估價130.00到150.00萬---成交價:RMB149.50萬---成交日期:2016年12月6日
1994年4月,在香港蘇富比舉行的一場關(guān)于中國文物的拍賣會上,一件明朝瓷器被拍出了2917萬港元的價格??赡艽蠹覍@個數(shù)字不敏感,要知道當(dāng)時這件瓷器創(chuàng)造了中國古代瓷器在拍賣史上的高成交記錄。
無偶,2014年4月,同樣一件瓷器在香港蘇富比的拍賣會上,被拍出了2.8124億港元成交價刷新中國瓷器世界拍賣紀(jì)錄。說到這里,很多人應(yīng)該猜到瓷器的名字,它就是大名鼎鼎的明成化斗彩雞缸杯。
成化瓷器釉面以細(xì)潤,大多數(shù)的青花瓷器釉面微閃青色或略顯灰青;另有一種潔白釉,又稱“乳白”或者“甜白”,不僅肥厚滋潤,而且光潔無暇,如脂似玉。因?yàn)橛再|(zhì)肥厚,器物口沿下常見垂流形成的一圈堆積釉。成化瓷器,采用印、刮、刻、堆及繪畫多種工藝裝飾。器青花的紋飾線條牽細(xì),多用雙瑔勾勒填色法,所填色彩較淡。常見的圖案紋飾:裝飾題材有螭龍紋、夔龍紋、應(yīng)龍紋、飛象紋、飛馬紋、纏枝蓮紋、蓮?fù)邪藢毤y,惟沒有人物紋。